时间 2023-03-17
栏目

国内

阅读

1171

揭阳市:揭西县的好山好水好苦笋

阳春三月,位于客家山区的揭西大洋,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,即将迎来丰沛的雨水。这里因常年云雾缭绕、降水充沛、日夜温差大,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。清明节气过后,揭西苦笋便会大量争相冒尖、破土而出,迎来产销两旺的最佳季节。

“苦笋,盛产于粤北、闽东、四川宜宾等地。揭西苦笋所在的生长海拔更高,绝大多数在500米以上,部分更位于800-900米,为苦笋有机物质的积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。”揭西县乡姆种养专业合作社(以下简称“乡姆合作社”)负责人林丽琴说,揭西县是广东最大的苦笋种植区之一,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种植历史。揭西人爱吃苦笋,本地种植的苦笋每年都供不应求。

揭西县苦笋种植面积约5万亩,主要分布于五经富、南山、良田、京溪园、龙潭等乡镇,年产量约2万吨,年产值达7亿元。近年来,揭西县选准一批现代农业主导产业,以“建链、补链、延链、强链”为抓手,全力创建苦笋等县级农业产业链,有效推动该县优势特色农业提速发展。2022年1月,揭西县苦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(以下简称“揭西苦笋产业园”)上榜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。

按照“一心两区一带”规划布局,揭西苦笋产业园通过着力发展精深加工,打通前端基地和后端营销两个重要环节,持续擦亮苦笋产业“金字招牌”,打造出一个“生产+加工+科技+营销(品牌)”的产业链延伸“揭西模式”,有效发挥了产业“造血”功能,支撑农村发展,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地实施。

春来苦笋园

每到了收获苦笋的季节,乡姆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就会热闹非凡。

乡姆合作社是揭西县苦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6家实施主体之一,在五经富镇新其村波罗坑拥有约2000亩苦笋基地。这里长出的苦笋甘嫩可口,价钱能卖到15至20元一斤,村民都说苦笋使他们迎来了“甜蜜”事业。

“合作社每天能产1000斤苦笋,早上采摘加工好,下午就会被本地流通商收走,加上一些老乡、熟人的外地订单,我们基本不会有库存,只留下一点自己吃。”林丽琴打开手机,向记者展示着销往中山、深圳等地的订单。

由于揭西苦笋长期处于产销两旺、供不应求状态,为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、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求,揭西苦笋产业园应运而生。该产业园肩负着推动苦笋生产加工标准化、规模化、优质化、专业化,提高优质苦笋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重大使命。

“一心两区一带”

“一心”即现代苦笋加工示范中心(核心区),主要建设现代苦笋加工基地、苦笋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基地、苦笋加工改造升级示范基地、数字信息化智慧加工平台等。通过做大做强揭西苦笋加工产业,提升揭西苦笋的产业价值,形成揭西苦笋发展的新动能,辐射带动揭西苦笋快速健康发展。

“两区”指优质苦笋现代种植区和苦笋科技研发区。其中,优质苦笋现代种植区主要建设苦笋良种繁育基地、生态种植基地等。通过良种繁育、良种良法示范推广、标准化种植示范等建设,示范带动揭西苦笋走上标准化、规模化、绿色化、优质化、机械化、专业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。

而苦笋科技研发区则主要建设苦笋科技研发中心、苦笋科研试验基地等。通过进行苦笋种苗选育、种植技术、加工技术、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、设施农业、机械化、病虫害防治、新产品开发研究等,为产业园提供技术支撑。

“一带”则是指休闲养生旅游带。利用良好的竹园风光和生态环境、丰富的产品及文化、凭借产业园丰富的旅游资源,建设苦笋文化休闲旅游区,开发观光旅游等时尚旅游方式,扩展产业园农业功能,实现三产高度深度融合发展,并使各功能区互相联系,促进互动。

为进一步推广揭西苦笋,打造揭西苦笋公共品牌,现揭西苦笋产业园已创建 “揭西苦笋”公众号,利用现代化平台宣传产业园的发展进程,让更多人了解揭西苦笋文化。目前,揭西苦笋产业园正奋力完善苦笋种苗、种植、加工、流通、销售、科技服务、文化休闲等功能,加快打造一个“生产+加工+科技+营销(品牌)”的产业链延伸“揭西模式”。

强化“联农带农”造血功能

揭西县乡姆种养专业合作社(以下简称“乡姆合作社”)作为揭西苦笋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,在五经富镇新其村波罗坑也拥有一个约2000亩的苦笋基地,重点负责建设苦笋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与苦笋标准示范园。

据乡姆合作社负责人林丽琴介绍,“合作社在苦笋出产期间,每天苦笋产量在1000斤左右,早上刚采摘加工好,下午就会被本地流通商收走,加上一些老乡、熟人的预定订单,合作社及农户基本不会有库存,只会留下一点自用或招待贵宾使用。”

在揭西县,从事苦笋产业园的当地农户有1.5万人,其中7000多人常年种植苦笋,增加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500元。苦笋产业园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、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,使经营主体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机制,带动农户一起增收。

如今,越来越多的农户与苦笋产业园达成合作,促进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。据统计,丰产的苦竹园亩均年产值为1.2万-1.8万元,纯收入在7000元以上,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镇一业”的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。

据介绍,揭西县计划到今年底,全县苦笋种植面积达7万亩,产业产值达10亿元;培育优良苦笋品种2-3个;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85%以上,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90%以上。

随着苦笋产业的发展壮大,揭西苦笋产业园通过“联农带农”强化了产业“造血”功能,有效支撑起了农村的发展,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地实施。

以带动就业为例,苦笋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实体销售及电商就业岗位。预计今年底,产业园将为当地至少30户农户直接提供长期工作岗位,初步计算可带动整个产业园大约1000人就业。

同时,揭西苦笋产业园紧扣揭西县“生态发展示范区”的功能定位,突出绿色发展,加快推进“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”,建立以生态旅游、生态农业、生态工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。

围绕苦笋主产区五经富镇,揭西苦笋产业园结合苦笋医食同源的特性,积极开拓休闲旅游路线,建设极具民俗风情的休闲竹文化科教中心、田园综合体,从而培育一条休闲养生旅游带,增加一二三产业融合,进一步壮大“联农带农”范围。

眼下,揭西苦笋产业园的建设发展成为了揭西县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,苦笋产业也被明确纳入县农业重点发展产业,从资金、人才、科研、用地等方面均得到政策扶持。未来,揭西县也将借力揭西苦笋产业园奋力发展“苦笋经济学”,推动三产融合,发挥全产业链效益。

按照规划,全县将新培育苦笋省级龙头企业1家,市、县级龙头企业2家,专业合作社15家;苦笋年加工率达到98%,加工业产值达3亿元;建设休闲旅游景点2-3个,休闲旅游业收入达2亿元;并建成一批苦笋专业镇、村,园区内基础设施全面完善,辐射带动全县城乡融合发展。


相关阅读
热门推荐